> 数据图表

如何解释一般财政收入中地方与中央的比例

2024-7-0
如何解释一般财政收入中地方与中央的比例
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基建中期趋势有望改善。三中全会公报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提出“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在基建投资领域,地方财政收入与承担的投资显著不匹配(一般财政收入中地方与中央的比例为 54%46%(2023年),而基建项目地方与中央的比例为 95%5%(2022 年))。近年来,地方财政面临土地出让收入下滑、税收来源有限的困局,此外化债背景下中央对地方债务管控持续趋严,造成基建资金受限。相较而言,中央财政收入稳健,收支整体健康,但基建支出的责任相对有限,支出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目前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目标在于平衡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有望增加地方政府税收来源,减少部分投资事项,从而缓解财政压力,增强地方政府基建投资可持续能力。同时改革有望强化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更好释放中央政府投资潜能。中央政府有望启动更多有利于国家安全及长期发展的重大项目(如雅鲁藏布江下游特大型水电站项目等)。整体看,中央与地方财力同事权匹配程度的提升有望推动基建供给端的优化,从而使基建投资中期趋势改善。建筑央国企作为国家重大基建项目的主要承接方,有望受益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