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如何了解2018-2024H1益赛普销售额情况
2025-3-5国内首个 TNF- 抑制剂,耕耘市场近二十年,竞争形式日益严峻。益赛普(注射用重组人 II 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为 TNF- 抑制剂产品,于 2005年首次在中国内地推出,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中国内地市场推出的首个 TNF抑制剂产品,填补了国内企业在全人源治疗性抗体类药物的空白。其适应症于 2007 年扩大至强直性脊柱炎(AS)及银屑病。益赛普自 2017 年起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用于治疗 RA 及 AS 及自 2019 年起用于治疗成人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对比竞争者,益赛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已于中国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验证。在 CMA 发布的一份权威文件2018 年中国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中,益赛普在 TNF- 抑制剂通称下被采纳为 RA 的治疗选择之一,及 TNF- 抑制剂被视为一组在 RA 治疗中证据较为充分、应用较为广泛的生物制剂。凭借先发优势,2014-2018 年持续 5 年市场占有率超 60%。然而截至 2024 年 H1,国内 TNF- 抑制剂竞品超 10 款(如阿达木单抗类似物),益赛普市场份额急剧下降。竞品通过医保谈判和适应症扩展(如银屑病、炎症性肠病)进一步挤压市场,竞争形式严峻。 “以价换量”策略已触及天花板,拓展新剂型追求阶段性企稳。面对疫情冲击,益赛普 2020 年主动降价 50%(25mg 规格从 643 元降至 320 元),短期内销量提升但毛利率承压。2024H1 公司整体毛利率 73.33%,同比下降 2.31 个百分点。除此之外,2023 年广东联盟集采降价 60%,2024 年集采扩面执行后,以量补价效果有限。若全国集采铺开,收入端可能面临二次探底风险。为应对压力,三生制药通过预充针剂型提升依从性,2023 年 3 月预充式益普赛注射剂 NDA 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同年 5 月实现上市销售并且下沉至基层医院延缓衰退,积极推动基药目录准入工作、乡村振兴项目,提高基层诊疗水平,巩固先入优势,但长期依赖政策博弈空间收窄。尽管益赛普依靠预充针剂型取得营收的再次上涨,2023 年实现 5.65亿营收,但距离巅峰时期(2019 年 11.44 亿)依然将近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