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

一起讨论下键合工艺: 底部填充材料,从毛细流填充到模塑底填充

2025-3-0
一起讨论下键合工艺: 底部填充材料,从毛细流填充到模塑底填充
键合工艺: 底部填充材料,从毛细流填充到模塑底填充• 模塑底填充(MUF):最新的发展是液态模塑底填充,一次工序即可完成多芯片的包封和填充。其做法是在多个芯片叠好后,将整个堆叠置于模具中,注入液态环氧模材,在压力下使其流遍芯片四周及间隙,然后固化成型。类似传统塑封工艺,但使用低粘度、高渗透性的树脂以保证在窄间隙中无死角充填。• 液态MUF的最大优势是速度:同时实现了过模和底填充,相比逐层CUF可缩短约70%的工艺时间。随着HBM堆叠从8-Hi增加到12-Hi甚至16-Hi,一步填充所有层带来的时间收益更加显著。SK海力士的MR-MUF工艺即属此类,通过液态模材实现较低键合应力和更优散热。• 挑战在于:液态模材在窄缝中均匀填充难度较大,可能导致晶圆翘曲。材料开发商如NAMICS等针对HBM开发了粒径极细的填料和低收缩树脂,以减小薄片堆叠的翘曲和应力。为应对更高层堆叠的热散需求,底填充材料还可能掺入高导热填料,兼顾机械支撑和导热功能。总体来看,底部填充技术正从毛细流动走向预涂/模塑的新范式,以提升制程效率和堆叠可靠性。图:CUF vs Liquid MUF数据来源:Namics,3DinCites,金元证券研究所图:SK 海力士在 HBM 2e 采用 MR-MUF 底部填充数据来源:SK Hynix,金元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