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如何看待重点公司盈利预测表(单位:元、亿元、亿股)
2025-4-2
7000。 公司发布 2024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8.6 亿元,同比增长 4.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 亿元,同比减少 18.7%。其中 24Q3 实现营业收入 6.3 亿元,同比减少 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5 亿元,同比减少 48.1%。公司是国内重要的特种气体和大宗气体供应商,根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的统计,公司销售额连续多年在协会的民营气体企业统计中名列第一。公司的产品线较广,既供应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正硅酸乙酯、高纯二氧化碳、高纯氢等特种气体,又供应应用于半导体行业的电子大宗载气,以及应用于其他工业领域的大宗气体和燃气。 公司发布 2024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0.4 亿元,同比减少 1.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 亿元,同比减少 27.4%。其中 24Q3 实现营业收入 15.0 亿元,同比增加 6.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 亿元,同比增加 1.2%。公司 22 年度基本完成自 17 年制定的五年计划,并制定了五年新的规划,而这些规划不乏一些围绕生物、绿色化学展开的布局,我们相信公司通过定远二期项目建设、生物合成平台建设,向生物-化学、产业链一体化的精细化产品等多个方向延伸,新的五年进入新产品的投入周期,有望为公司带来长期成长支持。 公司发布 2024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1.4 亿元,同比减少 14.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6 亿元,同比减少 34.5%。其中 24Q3 实现营业收入 3.3 亿元,同比减少 10.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2 亿元,同比增加 163.1%。公司公布2023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其中披露了项目建成后的经营效益测算,四个主要投资方向 总后,公司有望在项目建成后的 5年内提升年收入超过 30 亿,年净利润有望超过 5 亿元,随着募投项目的建设,公司向 PVC、乙二醇、PDH 等基础化工项目,围绕铜、镍等非贵金属催化剂,及氢能等新能源领域扩张,未来发展潜力大,增长有迹可循。 公司发布 2024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5.4 亿元,同比增长 12.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 亿元,同比减少 46.9%。其中 24Q3 实现营业收入 5.2 亿元,同比增加 1.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2 亿元,同比减少 84.3%。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产品、维生素系列产品、生物基新材料单体(1,3-丙二醇、丁二酸)和其他产品(苹果酸、熊果苷)等,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基产品制造企业。 公司发布 2024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294.88 亿元,同比减少 10.0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03亿元(23 年同期为-16.06 亿元)。24 年上半年,部分地区的库存有所改善,然而,源于中国及印度生产商的激烈竞争加重了定价压力,尤以大宗植保产品最为明显同时,鉴于之前的价格波动与高息环境,渠道的采购模式变得更加谨慎。 公司发布 2024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4.9 亿元,同比减少 31.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7 亿元,同比减少 56.6%。其中 24Q3 实现营业收入 12.0 亿元,同比减少 8.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 亿元,同比减少 46.1%。公司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以光气为原料的农药原药及精细化工中间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企业,能够自行供应上游关键中间体。公司现有农药产品具备较强竞争力且行业景气良好,此外后续公司拥有多个农药项目规划,有望丰富其产品矩阵,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公司发布 2024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7.0 亿元,同比减少 2.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 亿元,同比减少 14.5%。其中 24Q3 实现营业收入 5.3 亿元,同比减少-7.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 亿元,同比减少 9.3%。公司拥有十四个系列一百多个功能性硅烷品种的完整绿色循环产业链,在国内、国际占较大的市场份额,产品品质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公司投资 10 亿元建设一揽子硅基新材料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有助于公司扩大主业经营规模,合计将在 2026 年底形成年产能 18.2 万吨的功能性硅烷产品,实现规模扩张与绿色发展的统一。 公司发布 2024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21.39 亿元,同比增加 87.5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11 亿元,同比增加 26.3%。公司下游客户认证不断突破,船舶 料等新品研发持续推进,积极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工业 料平台”。在新品研发推进领域,公司船舶 料已进入中国、挪威、美国三家船级社的产品测试验证阶段,且 污漆产品已挂船在实体海域进行测试光伏 料已在 合材料光伏边框制造厂进行测试,并于 8 月收购科思创太阳能玻璃 层相关技术海上风电塔筒及海工 料已开始海上塔筒 料在海上风电平台的工艺挂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