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

如何解释1947-2019 年国际储备货币占比变化(单位:%)

2025-5-4
如何解释1947-2019 年国际储备货币占比变化(单位:%)
国际储备货币格局产生影响。 1930 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加剧全球经济大萧条,令英国退出金本位,英镑大幅贬值,英镑、美元等货币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逐步下降,同时在 1934年罗斯福黄金储备法案通过之后,黄金官方价格从每盎司接近 21 美元提高到 35 美元,黄金储备占比相应走高自 1944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以来,美元替代英镑成为全球主导性储备货币,1970 年尼克松政府征收 10%的进口附加税,激化各国对美元的信任危机,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起到加速作用,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份额下滑,1975-1980 年间美元在国际货币储备占比自 85%下滑至 60%左右,而德国马克、日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相应提升,此外,在与美元脱钩后黄金价格跟随市场波动,加之石油危机导致美国经济滞涨,黄金价格在 1970 年代也出现大幅上涨2018 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加快,然而自 2016 年以来全球就已逐步转向多极化货币秩序,其主要驱动因素是美国频繁利用SWIFT 系统实施金融制裁,削弱了美元作为中立国际货币的信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