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如何才能车企CTB技术对比及小米技术分析2025-6-2车企CTB技术对比及小米技术分析◼ 小米汽车在新能源动力集成方式上,与比亚迪(海豹)和吉利汽车一样选择了CTB(Cell toBody)的技术路径,研发出电芯倒置、双大面冷却、电池管理软件等核心技术➢ 与行业其他技术相比,小米采用CTB技术优势在于,(较CTP)模块化程度较高,释放了更大空间安置电池,支持更好的续航能力,(较CTC)集成度较高,电芯维修更换较易;劣势在于,较大程度上取消模组,撞击时电芯会直接承受冲击,影响安全性;一体化的电池组结构不利于更换维修;对生产制造能力要求高等。小米CTB技术应用效果:1. 集成效率整体提升24.4%,达到77.8%,释放高度17mm:•车身地板&电池包结合,释放10mm高度和9.1%集成效率电芯倒置&多模块底部空间共享,释放7mm高度和5.8%集成效率多功能弹性夹层,释放6.5%集成效率••2. 支持150kWh电池,理论CLTC续航1260km3. 17层高压绝缘防护、14层物理防护、7.8㎡同级最大冷却面积,通过1050+项安全测试验证。4. 电池管理软件10倍行业检测效率,24小时云端守护图:小米和车企CTB技术应用对比比亚迪 海豹66%刀片电池紧密横排吉利汽车-成组灵活排布小米集成效率77.80%倒置电芯电芯/电池布局集成结构电池包上盖&车身底板电池包上盖&车弹性夹层极简线束身底板保留托盘电池包上盖&车身底板热管理双大面冷却气凝胶隔热冷媒直冷降低低温放电内阻电解液改进液冷安全设计十四层物理防护倒置电芯ASIL-D级电池管理软件刀片电池抗热失控田字格框架结构电池双侧出极耳自熔断技术数据来源:CFD技术应用之家、车知友、汽车之家、新出行,东吴证券研究所39东吴证券综合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