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

如何才能国内:1-2月装机新增39.5GW,需求保持稳定

2025-3-4
如何才能国内:1-2月装机新增39.5GW,需求保持稳定
国内:1-2月装机新增39.5GW,需求保持稳定2新能源入市新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新能源项目可报量报价参与交易,也可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图表: 文件重要内容解读图表: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差价结算机制序号重要内容解读项目类型机制电量规模机制电价1234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后,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的机制。坚持分类施策,建立健全机制。差价结算区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保持存量项目政策衔接,稳定增量项目收益预期。强化政策协同,强制配储转向市场化配储。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中长期看利于储能环节优胜劣汰,国内储能价格及盈利或将向好发展。入市预期落地,差价合约托底项目收益。同步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机制,托底新能源项目收益,利于稳定投资环境、开展项目投资决策。预计2025年6月1日前或有望存量项目抢装。6月1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由各地妥善衔接现行具有保障性质的相关电量规模政策。新能源项目在规模范围内每年自主确定执行机制的电量比例、但不得高于上一年。鼓励新能源项目通过设备更新改造升级等方式提升竞争力,主动参与市场竞争。6月1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由各地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超出/未完成消纳责任权重的,次年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可适当减少/增加。按现行价格政策执行,不高于当地煤电基准价。各地每年组织已投产和未来12个月内投产、且未纳入过机制执行范围的项目自愿参与竞价形成,竞价时按报价从低到高确定入选项目,机制电价原则上按入选项目最高报价确定、但不得高于竞价上限。竞价上限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考虑合理成本收益、绿色价值、电力市场供需形势、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初期可考虑成本因素、避免无序竞争等设定竞价下限。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东吴证券研究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