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

你知道新能源发电经历“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2025-7-2
你知道新能源发电经历“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3.2. “531”政策出台,新能源发电全面入市 3.2.1. 政策出台背景 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历程经历“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1)政策驱动阶段(20062020 年),通过法律与补贴快速扩张规模,奠定产业基础。主要包括:2006 年,可再生能源法,确立固定电价机制(标杆电价财政补贴),明确电网企业全额收购新能源发电量,为行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2010 年,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新能源配额制及“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要求电网优先消纳新能源电量2014 年,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细化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推动风电、光伏规模化发展。 2)市场化转型探索期(20212024 年),受益于技术进步,新能源发电成本的快速下行,政策转向补贴退坡,向平价时代过渡。主要包括:2020 年,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现行补贴方式,以收定支,合理确定新增补贴项目规模,继续实施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等上网指导价退坡机制。2021 年,关于 2021 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 2021 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2022 年,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完善新能源项目投资核准(备案)制度,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市场化交易。 3)全面市场化阶段(2025 年至今),新能源发电已具备全面入市条件。近10 年来新能源发电高速发展,随着成本的快速下行以及发电量占比的提高,新能源发电已具备全面入市条件。同时,由于新能源占比的提高,电网消纳压力日益凸显,辅助调节成本增加,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能更好的通过市场化方式,通过电价来调节消纳和辅助成本承担的问题。在此背景下,2025 年,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也称 136 号文或 531 新政)发布,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