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

一起讨论下2.4 风光: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

2025-7-4
一起讨论下2.4 风光: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
2.4 风光: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 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思路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文件提出要完善现货和中长期市场机制,同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对存量项目,其电量、电价等与现行政策衔接,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按国家要求确定,机制电价通过竞价形成。136号文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划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导致今年6月之前我国出现抢装潮。截至2025年5月底,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已经达到2.44亿千瓦,同比增长146.8%。136号文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对比时间划分2025 年 6 月 1 日以前投产2025 年 6 月 1 日及以后投产存量项目增量项目电量规模由各地妥善衔接现行具有保障性质的相关电量规模政策。新能源项目在规模范围内,每年可自主确定执行机制的电量比例,但不得高于上一年机制电价按现行价格政策执行,且不高于当地煤电基准价执行期限按照现行相关政策保障期限确定。光热发电项目、已开展竞争性配置的海上风电项目,按照各地现行政策执行每年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由各地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超出消纳责任权重的,次年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可适当减少;未完成的,次年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可适当增加。通知实施后第一年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占当地增量项目新能源上网电量的比例,要与现有新能源价格非市场化比例适当衔接、避免过度波动。单个项目申请纳入机制的电量,可适当低于其全部发电量由各地每年组织已投产和未来12个月内投产、且未纳入过机制执行范围的项目自愿参与竞价形成,初期对成本差异大的可按技术类型分类组织。竞价时按报价从低到高确定入选项目,机制电价原则上按入选项目最高报价确定,但不得高于竞价上限。竞价上限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考虑多种因素确定,初期可考虑成本因素、避免无序竞争等设定竞价下限按照同类项目回收初始投资的平均期限确定,起始时间按项目申报的投产时间确定,入选时已投产的项目按入选时间确定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西南证券整理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