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

如何看待近期国内外政策汇总

2025-7-2
如何看待近期国内外政策汇总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会议指出,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要找准关键着力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顺应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多元化供给,扩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等领域投资,把内需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要聚焦突出问题,提高政策精准度和可操作性,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汇聚政策落实的合力,加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积极帮助地方和企业解决困难、促进发展,齐心协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政策简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2年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又提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近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去四年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消费领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投资也向优发力,过去四年投资积累的资本形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0.2%。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持续多年快于整体投资增速。7月15日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显示,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提升,新动能持续积聚。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为应对外部挑战,我国把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生产、畅通循环。从统计数据看,人流物流资金流都在改善。我们预计7月底或将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以及下半年四中全会或出台的“十五五“规划可能对推进大循环作出进一步部署。 全国政协召开202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7月18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202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政协主席王沪宁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的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实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社会信心持续提振,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为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政策简评:6月24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十二次会议,围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讨论。各党派代表就建设高效的统一大市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服务新型城镇化与共同富裕等作了发言。7月16日,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调研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就有关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开展的重点考察调研成果进行协商。王沪宁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论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共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扩大消费为基础,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重视供给体系的提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