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

谁能回答险资持有港股市值规模有望超万亿元

2025-8-4
谁能回答险资持有港股市值规模有望超万亿元
年初以来港股走势十分亮眼,在港股稀缺性资产吸引下,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我们在港股是本轮牛市主战场-20250607中指出,下半年港股牛途继续,并且相对 A 股更优。其中,AI 浪潮的产业趋势持续演绎,具备稀缺性的港股科技板块向上空间或较大。因此,我们海外策略联合海外科技,分析下半年港股科技板块的看好逻辑,并对重点标的进行梳理。 1. 海外策略:科技是港股下半年胜负手 下半年港股牛市继续,较 A 股或更优。年初以来的中国资产重估行情中,港股整体涨幅较 A 股更为可观,创新药、新消费、AI 应用等方向亮点纷呈。 借鉴历史上港股占优行情,本轮港股强劲源于部分资产更具稀缺性。我们曾在历次港股占优行情是何驱动-20250510中分析过历史上三轮港股占优的时期,分别是 2012-14 年、2016-18 年、2019-21 年。我们认为本轮行情或和其中的 2012-2014 年具有一定相似性。回顾 2012-14 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虽在政策发力下国内基本面逐渐好转但仍偏弱。而同期科技产业层面出现变革,移动互联浪潮快速发展,3G、4G 商用以及智能机平价趋势进一步加快移动终端迅速普及,聚集中国大部分互联网巨头的港股或能较好 地映射产业变革,同时基本面也较 A 股先行改善且改善幅度更大,在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更具吸引力,股价涨幅也更为可观。 港股科技、消费资产与当前产业发展趋势更契合。再看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时间节点,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经历波折,在国内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国内资金正面临资产荒压力。同样地,类似 2012-14年,尽管宏观层面缺乏向上的弹性,但产业层面的深刻变革正在发生,例如我国消费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同时科技方面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 向上周期拉开序幕,由此可见更顺应当前产业发展趋势的新消费、AI 应用等港股稀缺性资产或更受市场关注。 展望未来,港股稀缺性资产基本面更优,或吸引南下持续流入,支撑港股继续向上。尽管 6 月下旬以来港股相对偏震荡,港股科技相较于创新药等阶段性跑输。但港股科技、消费类资产与当前 AI 应用、新消费等产业趋势相关度更高,且基本面更优,相较 A 股而言仍具有稀缺性。因此,港股科技、消费、红利等稀缺性资产在宏观偏弱环境下仍具备较强吸引力,一方面主动型公募仍有望增配与 AI 产业周期趋势相关度更高的稀缺性互联网另一方面政策强化分红监管,叠加低利率环境下险资或将继续增配港股红利。综合以上,我们认为后续南向资金仍有一定增量空间,预计 2025 年全年公募实际增量有望达 2000-3000 亿元左右,险资实际增量有望达 2500-4000 亿元左右。在上述内资机构力量的推动下,全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有望超 10000亿元,或将支撑港股行情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