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如何看待3.1 AI可穿戴设备:健康与交互的双升级
2025-8-5
3.1 AI可穿戴设备:健康与交互的双升级◆ 可穿戴设备将改变人类认知手段: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主要有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通过连接互联网,并与各类软件应用相结合,使用户能够感知和监测自身生理状况与周边环境状况,无需手动便能迅速查看、回复和分享信息,其功能覆盖了健康管理、运动测量、社交互动、休闲游戏、影音娱乐、定位导航、移动支付等诸多领域。◆ 我国可穿戴设备发展迅猛: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发展历程较短,但是发展速度十分快速;受到政策的扶持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行业调整阶段。图:可穿戴设备产品分类分类依据按产品形态分按产品功能分具体分类头戴:眼镜和头盔手戴:手表和手环衣服类:外衣、内衣和鞋类人体健康、运动追踪类:Nike+系列产品和应用(Fuelband)、JawboneUp、叮咯手环、GlassUp、FitbitFlex。以上这些可穿戴设备,主要通过传感装置对用户的运动情况和健康状况做出记录和评估,大部分需要与智能终端设备进行链接显示数据。综合智能终端类:GoogleGlass等。这些设备虽然也需要与手机相连,可是功能更加强大,独立性更强。未来将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主导产品。智能手机辅助类:Pebble等。这些可穿戴设备作为其它移动设备的功能补充,一方面必须与智能手机等设备配合使用,另一方面可以简化智能手机的操作。高端产品:智能手表、眼镜和头戴式可视设备。特点是内置通用OS、多媒体和连接性不间断。按技术角度工作应用:智能手表和运动跟踪器。特点是内置RTOS、连接性不间断和信号处分其他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理。专业市场:健康医疗、健身和时尚类型的产品。特点是小型和连接性不间断。以棉、麻、丝、毛及化学纤维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造毛毯、桌布、台布、餐巾、擦布、洗碗巾等餐厅生活制品的其他家用纺织制成品生产活动。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图:中国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历程萌芽阶段:2000-2013年快速发展阶段:2014-2016年调整发展阶段:2017-至今• 2000年,外资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促进了生物传感器行业发展。• 2013年国务院发布《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奠定政策基础。• 2014年Google glass推出,引爆商业消费可穿戴设备市场,智能手环市场火爆。• 2016年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鼓励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加强新型传感器研发能力。• 2017工业和信息部制定《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同时可穿戴设备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进入调整发展阶段。• 2018可穿戴设备在医疗设备等专业领域得到更多关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