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各位网友请教一下.从成交额占比的视角看,当前可以对比 2020 年中的茅指数
2025-8-0从资金交易的特征来看,尽管银行已经在近两年获得了惊人的上涨,但是以主动管理为特征的资金(例如主动型公募基金)并没有显著加仓银行。这一点除了观察银行在主动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以外,也可以从银行的成交额占比和市值占比来观察:当前银行板块总市值占比上升至 10.9%,创下 2020 年 4 月以来新高,但成交额占比只是上升到了 2.4%左右,2020 年 4月至今的银行成交额占比均值是 2%,只能算是回到历史中位略高的水平,交易拥挤度并没有达到极值水平。 对比 2019-2021 年的茅指数演绎节奏来看,当前银行的状态更接近于 2019 年末至 2020 年中的茅指数,即总市值占比持续提升,但成交额占比维持区间震荡,背后体现的是市场尚未形成强共识,但指数在增量资金的推动下、在市场意见的分歧中稳步上涨。而 2020 年下半年的茅指数,则迎来了资金强烈共识引发极致抱团的泡沫化定价阶段。体现为总市值占比和成交额占比同步快速提升,很快就进入到交易过度拥挤的行情顶点。 进一步对比当前银行和茅指数在 2019-2021 年的估值变化,银行指数的 PB 从 2024 年初的 0.42上涨至当前的 0.64,涨幅达到 52%,对应来看茅指数的 PE 从 2019 年初的 17 倍,上升至 2020年 7 月的 31 倍,涨幅达到 86%。尽管估值抬升幅度有所差异,但从抬升趋势来看,结合前文所述的交易拥挤度视角,比较接近 2020 年 7 月附近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