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我想了解一下1. 脑机接口:实现大脑与外部通信的桥梁2025-8-21. 脑机接口:实现大脑与外部通信的桥梁按信号采集的方式,脑机接口可分为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侵入式三种方式➢ 非侵入式:无需通过侵入大脑,将脑机接口装置放在头皮上,只需通过穿戴设备(如脑电帽、近红外头盔或磁共振头线圈等)测量大脑的电活动或代谢活动,不会破坏人的身体和组织,只在头皮表面采集极其细微的大脑信号。➢ 半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装置包括采集脑电信号的电极、运算处理的体内机(芯片)和供电的体外机,通过微创手术将体内机植入到颅骨内、大脑皮层之外,电极覆盖在硬脑膜外(硬膜起到保护神经组织的作用)。➢ 侵入式:通过神经外科手术等方式直接将电极植入到大脑皮层,可以获取高频(可达上千赫兹)信号。但可能带来感染风险,需要把电极长期放置在脑组织中,存在胶质细胞的免疫反应、细胞包裹电极导致信号变差、电极因结痂而产生风险等各类问题。图表4:脑机接口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信号采集方式电生理信号的记录位置检测的电生理信号类型设备归属类型机理优势劣势非侵入式(占比75%)头皮脑电(EEG)二类医疗器械无需手术,只需将电极附着在头皮上成本低、方便易用、无创伤采集的信号相对偏弱、空间分辨率低、易受外部环境干扰半侵入式皮层表面皮层脑电(ECoG)三类医疗器械通过手术方式植入电极,单电机处于颅腔内,未达到大脑皮层介于侵入式与非侵入式之间侵入式皮层组织内尖峰脉冲和局部场电位(Spikes&LFPs)三类医疗器械通过手术等方式将信号采集装置(电极)直接植入患者大脑皮层可以获得高强度、高质量的信号成本更贵、安全风险更高(极容易引发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从而导致信号质量下降)资料来源:脑机接口社区,国盛证券研究所国盛证券科技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