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怎样理解3.1 底层技术持续突破,脑机接口进入应用普及2025-8-23.1 底层技术持续突破,脑机接口进入应用普及五十余载技术迭代终迎春,脑机接口进入应用普及期。脑机接口概念自1973年提出以来已过五十余年,当前已进入应用普及期。自2024年1月Neuralink宣布首例患者完成脑机接口植入后,全球掀起了脑机接口研发热潮。我们有望看到未来更多的脑机接口系统取得进展,未来十年,脑机接口从临床走向商业化不再是梦想。脑机接口发展的四个阶段如下:➢ 基础研究期(1973-1992年):这一时期基础理论得到发展,P300、SSVEP、运动想象等范式诞生;➢ 实验验证期(1993-2012年):上中游逐渐成熟,可为科研实验提供相关设备和技术,广泛开展的实验使得技术不断积累和迭代。2004年美国FDA批准BrainGate可植入人体,为广泛开展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多例知名实验证实人体和动物可通过不同范式实现脑控机械臂、脑控光标等外设。➢ 应用萌芽期(2013-2022年):应用解决方案出现并增多,应用范围由医疗扩展到非医疗。植入式领域,脑机接口治疗特定神经疾病成效显著,医疗应用潜力不断被发掘拓展。非植入式领域,脑机接口数字处方和康复设备陆续获得上市准许。工业、教育、营销领域已经商用;康养、娱乐、交通领域解决方案日渐增多。➢ 应用普及期(2023-2032年):有望实现“应用解决方案效果良好,多类解决方案走向成熟商用”的目标。脑机接口系统功能将趋于完备,成本和安全风险也将在可控范围,全球多家厂商脑机接口系统有望走向成熟商用。图表15:脑机接口发展历程基础研究期1973-1992实验验证期1993-2012应用期2013-2032应用萌芽期2013-2022应用普及期2023-2032基础理论得到发展,相关范式被实验验证●1988年诞生基于P300的范式。●1991年诞生基于感觉运动节律的范式。●1992年诞生基于视觉诱发电位的范式。上中游逐渐成熟,实验广泛开展,技术得到积累和迭代●植入式:2004年BrainGate系统植入人体代表临床试验开始。多例知名人体和动物实验证实可通过不同范式实现脑控外设、对外交流。●非植入式:上中游开始成熟,相关厂商开始供货以提供实验设备和工具。应用解决方案出现和增多,应用范围由医疗扩展到非医疗●植入式:特定疾病治疗成效显著,脑机治疗诊断潜力不断被发掘。●非植入式:医疗领域数字处方、中风康复设备陆续获得上市准许。工业、教育、营销领域已经商用,康养、娱乐、交通领域解决方案日渐增多。应用解决方案效果好,开始成熟商用●植入式领域:核心技术逐步攻破,里程碑事件频出。多类产品取得医疗器械资质走向商用。●非植入式领域:检测脑、作用脑和控制脑的方案成熟且广泛应用,成为人机交互新模式催生更多应用。资料来源:《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年)》,国盛证券研究所国盛证券科技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