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如何解释港股 AI 与互联网板块收入增速、净利润增速、2025-9-1基于当前港股市场风格因子判断,成长风格的相对收益胜率依旧更高。而前期市场表现较为强势的创新药板块,可能面临叙事预期过高、高估值和阶段性回调压力。因此,成长股的结构性机会有望向科技板块轮动。我们建议首先关注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其中互联网行业相关公司有较大投资机会。中报“靴子落地”,港股互联网巨头盈利压力逐渐被市场预期消化。4 月以来,以阿里巴巴(9988 HK)、京东集团(9618 HK)和美团(3690 HK)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陷入了“外卖补贴大战”,竞争格局恶化,盈利压力凸显。市场担忧主要来自两个层面,首先是大额补贴与激烈竞争会对公司盈利带来显著影响,体现为利润率下降、现金流恶化。更深层次的担忧是,外卖大战所需大量的现金流与资本开支,可能对本就处于导入期、需要大量 CAPEX 的 AI 业务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引致中国互联网企业落后于全球 AI 化的浪潮。这一叙事伴随着 5 月 H20 限售达到顶峰,对港股科技板块产生了明显压制。从中期财报来看,京东、美团、阿里三家大厂在外卖与闪送业务上均出现了盈利下行。尤其是美团业绩受到影响最大。低于预期的盈利数据和 Q3 指引,带来短期的股价调整。然而,随着市场对利空因素逐渐充分定价,或迎来“利空出尽”时刻。然而,从 AI 业务来看,阿里云业务与资本开支远好于市场预期(云业务营收 334 亿元,同比 25.8%,高于市场预期的 20.8%CAPEX 达 387 亿,创历史新高,高于市场预期的 292 亿),外卖对于 AI的挤占逻辑被证伪。市场短期过于悲观的预期有望修正。招商证券(香港)综合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