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我想了解一下7 月中国非银存款新增 2.14 万亿元2025-9-1港股高股息策略除显性的红利收益外,亦有潜在资本利得空间。我们可以从南向资金的增量视角来理解这一策略。中国的社保、险资、公募固收、银行理财子和 ETF 等被动投资等资金稳步增长。同时,当前中国债市却正在走弱。“看股做债”、“股债跷跷板”效应下,稳健资金的债券仓位开始向股票配置转移,成为红利股关键增量资金来源。7 月,中国居民人民币存款减少 1.1 万亿元,同比多减 7,800 亿元而同期,非银存款新增 2.14 万亿元,同比多增 1.39 万亿元。随着银行存款利率跌破 1%,居民投资其他资产类别的意愿增加。以中国居民投资金额最大的银行理财市场为例,2025 年 7 月银行理财规模约 31 万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为固收产品。而在“低利率”与“资产荒”背景下,固收理财收益持续缩水,银行理财子为维持产品的吸引力、留存客户,需要寻找更高收益的品种。然而,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业须打破刚兑、缩减非标、禁止资金池。因此,“固收”产品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规模占比升至约 56%。7 月固收新发规模 3,300.84 亿元,高于纯固收产品的 875.68 亿元。这类产品通常可以将 020%仓位投资于权益市场。虽然当前中国居民资产并未“跑步入市”,但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机构资金提高权益投资比重,形成了被动的“存款搬家”。受制于银行等机构本身的权益投研实力,这类投资大多采用“自上而下”选股策略,作为南向资金,增配港股高股息意愿强烈。招商证券(香港)综合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