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

如何了解两地红利资产偿债能力较强

2025-9-0
如何了解两地红利资产偿债能力较强
我们在前期报告港股是本轮牛市主战场-20250607中提出,港股稀缺性资产是吸引增量资金流入、推动港股向上的重要驱动力。本文是港股稀缺性资产研究系列的第三篇,不同于港股互联网、新消费等相较 A 股“人无我有”的稀缺性资产,港股红利资产的稀缺性主要体现在其相较于 A 股更具优势,即“人有我优”。 今年以来港股红利资产已有不错表现,截止 919 恒生高股息率 R 指数(全收益)涨幅达 30.7%,而同期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仅为 2.5%。不过 7 月下旬以来港股红利资产关注度有所降低,那么站在当前时点,港股红利资产是否还依然值得重视、如何看待港股红利资产的中长期价值本文将通过分析两地红利资产的特点与投资逻辑异同,探讨港股红利资产的投资机会将如何演绎。 1. 港股红利资产的特点与优势 近年来市场对于红利资产的关注度升温,红利资产的本质是业绩稳定、现金流可持续的优质公司,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高股息回报。相较于 A 股红利资产,港股红利资产具有相似的财务特点,但其成分更多元化,除了银行外,还涵盖运营商、商业地产等独有的高股息资产加之其股息率优势凸显、估值相对较低,因此港股红利资产或更值得重视。 红利资产的特点:高分红、低负债、持续现金流、低资本开支。红利资产最直观的特征是具备更高的分红水平。更深层次看,本质上我们寻找的是具有稳定现金流、持续性盈利的企业,其往往处在成熟期行业,具备成熟的业务模式和稳健的盈利能力,具体而言: 第一,更高的股息率水平。红利资产的核心在于企业能否通过稳定的分红来积极回报股东,因此稳定的高股息率是成为红利资产的前提,2018-2024 年A 股和港股红利资产的股息率(年内现金分红总额总市值)中枢值为 4.0%、3.7%,均明显高于全部 A 股的 1.7%,和全部港股的 2.2%,可见红利资产相较市场整体来看股息率更高。 第二,可持续的稳定现金流。红利资产多集中于需求较为稳定的成熟行业,其盈利稳定性和现金流充沛度均具有较高保障。从产生现金流的能力看,2018-2024 年 A 股与港股红利资产经营现金流占营收的比重中枢值分别为23%、37%,高于全部 A 股 15%和全部港股 21%从净资产回报率看,两者2018-2024 年 ROE 中枢值则分别为 11%、9%,同样高于全部 A 股 9%和全部港股 7%。 第三,更稳健的财务结构。红利资产往往具备较强的内生融资能力,主要依赖盈利而非债务来支持增长,因此普遍倾向于维持较低的债务水平,其财务结构也更为稳健。2018-2024 年 A 股与港股红利资产净负债与 EBITDA 的比值中枢值分别为 1.3、0.2,均低于全部 A 股的 1.8、全部港股的 1.0,可见 A股和港股红利资产往往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 第四,维持性的资本开支。红利资产所处行业多数已过高速增长阶段,其增长模式更依赖于存量资产运营,而非增量扩张,因此该类企业对扩张性资本开支意愿往往较低。我们以资本开支与折旧摊销的比值来衡量企业扩张性资本开支的意愿,可以发现 2018-2024 年 A 股与港股红利资产资本开支与折旧摊销的比重中枢值分别为 154%、134%,显著低于全部 A 股 187%和全部港股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