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图表咨询下各位美国前 30 H-1B 签证获批数量公司一览
2025-9-0
随着 H-1B 签证费用从约 215 美元跃升至 100,000 美元,美国科技公司新增年度人力成本激增。此前,H-1B 基础注册费为 215 美元,加上一系列手续费后,公司通常需支付 3,000-6,000 美元,个别情况下可能超过 10,000 美元,且通常由公司承担,员工无需直接付费。假设原先总成本为 1 万美元,现在签证费用飙升至 10 万美元后,预计亚马逊每年将新增 9.9 亿美元支出,谷歌新增 6.9 亿美元,微软新增 6.0 亿美元,Meta 新增 4.1 亿美元,英特尔新增 2.9亿美元。面对如此巨额的成本压力,我们预计企业将被迫重新审视人力资源配置策略,加大本土人员招聘力度,增加内部培训投资,并通过自动化技术与流程优化降低对高成本外籍劳动力的依赖。 此次费用飙升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经济壁垒倒逼企业优先使用美国本土劳动力,并以此激励更多美国学生投身STEM 专业。白宫明确表态,美国本土工人正被薪酬更低的外籍劳动力取代,这不仅打压了本地工资水平,还使得美国人对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职业兴趣锐减,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短期内,该政策有助于缓解基础岗位的薪酬竞争压力,为本土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长期而言,通过提高外籍劳动力成本预期,政府旨在提升理工科教育的经济吸引力,最终实现教育投资人才供给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然而,STEM 人才培养周期通常需 46 年方可形成规模化供给,而科技创新与市场竞争节奏更为紧迫,这种供给错配可能在短期内导致关键岗位人才断档。 短期内,H-1B 费用飙升将引发美国科技行业结构性阵痛,而长期有望通过激励 STEM 教育与本土人才培养,实现更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短期来看,虽大型科技企业虽具备资本实力吸纳高额费用,但中小型创新企业和初创公司将面临严重人才获取瓶颈,导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与创新多样性受限。此外,关键技术岗位的人才缺口难以迅速由本土劳动力填补,可能拖慢产品研发进度与技术突破。放眼长期,若教育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投入加速落地,美国本土 STEM 人才供应将逐步回补,高校与产业界协同创新的生态闭环有望形成,从而巩固其在 AI、云计算和半导体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我们认为,此次政策利好大型科技巨头如亚马逊、微软、Meta、苹果等,凭借其雄厚财力和全球人才布局能力,能够吸纳并分摊高额签证成本,同时加速本土化招聘与内部培训,从而保持研发节奏和竞争优势而对中小型科技企业与初创公司带来更大挑战,将显著推高用人成本,无法通过规模效应平滑支出,将面临人才获取受限、研发节奏放缓等风险。